孙中山先生先代故居--上沙村
上沙,古名叫作长沙,又名沙溪。先辈祖先因为居家生活的地点是在海边的一带长沙上,方才这样取名。
远在八、九百年以前,这里就已经形成了村落,因为此地的地理位置极好,背山面海,可耕可渔。村内有曹、梁、王、蒋、甘等姓氏的人杂居一村,后来孙姓人氏从外地迁入,子孙繁衍众多,反客为主,遂大姓,现在上沙村仅存有孙姓之外的曹、梁两姓。
孙氏祖先常德公,在元朝末期(约公元一三五零年)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等民族革命思想的影响,因而与东莞的何真交往很好,所以也就由南雄珠玑巷迁来上沙村定居,到了第五世房礼赞公搬迁至香山,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市,;根据孙中山故居"孙氏家谱"所载的"始祖、二世、三、四世祖,都在东莞上沙乡居住,五世礼赞公才从上沙迁走,先辈的族谱仍以上沙作为故乡"。
1、孙氏宗祠
座落于长安镇上沙村的孙氏宗祠,始建于明氏中叶,清同治初年,香山(中山市)左步头宗亲赞助增建了宗祠,方才使祠宇显得巍峨壮观,形状如踞一般,并于宗祠落成之日馈赠楹联,叙述孙氏世系源流,意赅言简,以教导后人不忘先祖恩德。楹联云:莘子姓于家乡,木有本,水有源,五代箕裘开莞岭;妥先灵于寝庙,宗念功,祖念德,三房俎豆贡香山。
一九八六年秋,欣逢孙中山先生诞生120周年,中山大学历史研究室联同东莞市政协、文化局等,在长安镇召开孙中山祖籍研讨座谈会,上沙村和旅港同乡会均应邀列席会议。与会者以大量史料,证实孙中山代系出自于上沙村。广东省电视台随同拍摄了纪实新闻:孙氏宗祠,上沙村新貌,后在电视荧屏上播映,成为一时之重大盛事。旅港乡亲躬逢胜会,籍此倡议,修缮宗祠,扩建学校。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一日被长安镇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2、孙中山先代三世祖坟
长安镇上沙村中山大道,隔广深公路对面的山麓,有一座明代古墓,这即是孙中山先代三世祖坟。它背靠着山,面向狮子洋海口,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冬重修。在花岗岩墓碑上方横刻有"崇荫堂"三字,墓碑中间竖刻"明授登仕郎、显三世祖考礼湮孙公之墓"。
此礼湮公墓未修之前,原仅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土坟。同治三年。香山孙氏后人渡过滚滚大河,捐资重修了这个公墓。他们没有想到这里的风水如何,只知自己的先祖既然来源于上沙,就应当认祖归宗,以不忘先代福德渊源。饮水思源,为孝心驱使来此重修公墓。可以讲,此墓保存的意义,不在于风水如何龙脉是否?!而是充分证明一个事实: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先代系来源于长安镇上沙村。
3、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座落于广深公路上沙村路段旁。是长安人民为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学习先生为中华民族奋斗终身的精神而精心建造的。当您步入中山公园的正门,一尊孙中山先生浮雕像高高矗立眼前,不由使人心生崇敬之情。沿着公园水泥路面徐徐前行,路面两旁是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清澈的小河上柳丝拂水、碧水涟漪;山麓上荔树棵棵、翠竹一片……在荔枝林荫中,现存有一座明代古墓,这即是孙中山先代三世祖坟,它背靠三角形令旗状的青山,面向狮子洋大海口,是风水风景俱佳的宝地。第年逢清明、重明时节,孙氏子孙纷纷远涉珠江来此拜祭,表达了子孙后代不忘先祖的恩德渊源,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忠孝精神……中山公园不仅风景秀丽、环境宜人,亦已成为人们追忆中山先生崇高之品质,牢记先祖恩德渊源,提高自身修养品格的庄严之地。